早前有專家預測,一些中小醫藥商業公司將退出市場、走向消亡。然而從實際情況看,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三大版圖已形成,過千億企業已經形成雛形,中型藥品批發企業區域布局,小型企業也開始尋找活路。
有業內人士表示:新三板的門檻低,不受股東所有制性質的限制、不限于高新技術企業,只要公司治理機制健全、合法規范經營就能掛牌,中小企業如果能從市場融資,抵消醫院占款的壓力,肯定也能發展很好。未來醫藥流通行業還有很多投資機會,主要集中在四方面。
一是創新分銷模式的企業。隨著傳統分銷企業利潤空間的進一步壓縮,擁有創新分銷模式的企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。例如,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,擁有網絡銷售渠道和營銷能力的企業投資價值凸顯。
二是零售連鎖藥店。隨著未來醫藥分開的政策預期,擁有一定品牌優勢和統一化運行能力、能夠發揮規模效益和具備服務基層市場的能力、擁有更多二三級市場客戶的連鎖藥店有投資機會。
三是醫藥供應鏈增值服務提供商,不少都是小企業。他指出,從美國市場的經驗來看,各類型的醫藥增值服務提供商將成為醫藥流通市場上重要力量之一,也是提升傳統分銷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,包含計算機技術、信息數據服務等企業。
四是規范化第三方藥品推廣企業。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,醫藥產業必將走向規范化、透明化,而藥品推廣行業必將經受一次洗禮,使運作規范的藥品推廣企業脫穎而出。
并購整合是一個緩慢的過程,醫藥流通行業龍頭、區域性龍頭、中小企業三層次格局還將伴隨中國藥品流通行業很多年,各個板塊應抓住機會不斷促進發展。